一百六十五 安平郑氏-《八零后咸鱼术士》
第(2/3)页
“玉坚怎的如此小心?有我等在此,不可能有人进入周围三十丈之内,你大可放心便是。”
罗岩闻言脸色恢复正常,说道:“城里巡查的比我离开时要严密许多,故此不得不小心行事。”
车晨也有些诧异的问:
“怎么,城里局势有什么变化吗?”
听了这话,不由得他们不紧张,如果事情有变,那么他在这边套取黄金的计划恐怕就无法实施了。
“曦之兄有所不知,小弟离开有些时日,城里现在情势更加严峻也!”
接着罗岩把他打探到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。
原来这时空的崇祯四十六年十月,自从大明朝廷在小皇帝主导下,第四次举兵北伐抗清失败之后,属于明军的势力在湖北、广东和淮南三处战场上都没能取得什么大的战果,再次陷入了与后金和三藩相持的局面。
直到年前,郑一官之子郑森成功于泉州取得泉州大捷,去年又取得护国岭大捷,在闽省沿海的地盘稳固,一时间声威大震,皇帝下旨进南安公郑一官为安平郡王,封其子郑森为忠孝伯。如此安平郑氏就成为了大明有史以来少见的一门双爵,而且其中还有一位郡王。这两个爵位只要没有变动,是都可以传承下去的,这就说明别的勋贵家只有长子能够承袭爵位,其他儿子最多能得些举荐财产的补偿罢了,而郑家下一辈除了长子继承郡王爵位之外,还有一子可袭忠孝伯之位。
要知道有明以来,大明官员本人在世时,无论职位多高,功劳多大,均不授给王爵的封号,王爵的封号都是本人死后追封的,以示朝廷皇家恩荣。
如徐达、常遇春、沐英等。
这个世界情况也是如此,也只有崇祯薨于煤山之后,福王朱由崧继位监国,后称帝年号弘光,朝局混乱一片,每天只有雪花一般的告急军情文书传来,不见一份捷报,甚至有一日被突虏连下三城的记录,朝堂上下是一日三惊。
不得已,弘光为求军阀武将支持,很是许诺封了几个王爵,不过这些后来都不为隆武朝所承认,那几个军阀在突虏与大明之间首鼠两端,最后下场也都不怎么样。
毕竟纵观历朝历代,异姓王往往都不得好死。
所以说,郑氏这个王位跟现代世界历史上郑成功的延平郡王一样,含金量是十足的,而且还有实际的封地,封其世镇漳泉二府,这可就是裂土封王啊!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