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二六章 竭力成全-《寒门栋梁》

    周致上午在国子监的所有人里算是大出了一次风头,周致的名声一下子就响遍了整个国子监。周致在国子监读书差不多快三个月了,这将近四百名的学生中,其实还有不少人和周致并不相识。

    毕竟周致文章写得不是出类拔萃,虽说每日刻苦读书,但在国子监里刻苦用功的人很多,况且这里大部分都是举人,又有谁会轻易注意到一个小小的乡下秀才呀?

    虽说在邢洪的算术课上,周致出过一次风头,但算术课包括物理学课,除了赛义德等为数不多的人重视外,根本就没有更多的人重视。这自然让周致不能引起人的注意。

    可今日却是不同了,周致可是在太子跟前有所表现,而且是颠覆了很多人思想意识里很重要的东西。

    周致几乎能感觉到大家看自己的眼神都有诸多变化。尤其是刘龙,如果说刘龙以前早就对自己很钦佩了,那到了现在,刘龙几乎对周致是一种敬仰,一种崇拜。周致俨然成了他心中的偶像。

    刘龙暗暗叹息,我这辈子也甭想和周致相比较了。周致就是天下少有的奇才,他的诸多见识,恐怕到了现在有很多我刘龙还是望尘莫及哩。

    刘文焕虽是个举人,但在这众多人中很普通。经过了这样一件事,刘文焕和周致就走的更加近了,他和周致之间的关系也就更加深厚。至于何景明,他本就是一个不爱言谈的人,对周致的态度倒是没有太多的改变,还一如既往的和周致保持着友好的朋友关系。

    司业诸葛后心情很是激动,到了现在他终于看清了杨一清的厉害。杨一清果然没看错人,一个乡下秀才能引起杨一清的看重,自然有过人之处。一手漂亮的小楷虽说让周致在国子监里罕有对手,过目成诵也很是难得,但那些其实都不是太过重要的。杨一清看重的是周致脑子里更多的东西,以及周致做人的安分。

    是呀,周致在太子朱厚照跟前有了那么精彩的表现,而且他的那个可爱的小妹妹很得太子的喜欢,就这样的关系,周致满可以在国子监里趾高气扬,牛气一把了。可诸葛后看到的周致仍然是那般低调,读书作文还是那般刻苦用心,求学始终一丝不苟。

    什么是人才?人才不光是学识,人品有时候更为重要。这周致无论从哪方面都可以说是凤毛麟角,很招人喜欢了。

    当然了,周致现在写出来的文章还不是出类拔萃,但他的进步却是神速的。如果说他刚刚来国子监的时候,他的文章和柳开先的差距很大,但现在看来再过不了多久,可能周致和柳开先的文章就有的一拼了。

    柳开先作为“京城四少”之一,虽纨绔了一些,张狂了一些,但他读书作文其实还是很用心用功的。可毕竟到了他那样的地步,再想有所突破,再想有所进展,那是很难了。

    要知道,以往会试之时,以及殿试之时,那些状元的文章比柳开先的并不一定好呀。

    正是因为    是因为这个原因,柳开先在太多的人眼里,就是后年的金科状元。可现在出了一个周致,这样看起来,后年的状元,还不一定会是谁的呢?

    呵呵!这只是诸葛后个人的心中所想,而且在他心里,俨然认为京城的国子监比南京的国子监要厉害很多,出的人才也很多。但他不知道的是,其实在今年,以及这几年里,在南京国子监甚至整个江南,出的才子尤其之多。像什么唐寅徐经顾鼎臣伍文定还有伦文叙等人,他们的学识水平早就朝过前些年那些优秀学生,甚至是一等进士乃至状元的水平。

    不管怎么说,如果说以前的诸葛后因为杨一清的原因,或是周致自己的原因,他对周致早就有了几分喜爱之情,那到了现在,他对周致俨然就是十分喜爱了。

    他稍稍琢磨一番,便打定了主意。我诸葛后既然发现了难得的人才,那就应竭尽全力成全他。

    司业虽说只是个正六品的官,在京城算是根本上不得台面的。但在国子监里,却很有些地位。何况诸葛后年龄大了,就是国子监祭酒程敏政有时候也要对他礼让几分,尊敬一些。所以,诸葛后有时候提出来的建议,程敏政都是欣然接受的。

    诸葛后便依据周致现在的水平,想到了两个人。一个人叫陈献章,一个人叫谢复。这两个人现在都在京城居住,正在颐养天年。

    陈献章字公甫,号石斋,别号碧玉老人,是广东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硕儒。因为他曾经在白沙村居住,人称白沙先生。在正统年间,他曾经两次参加会试,而名落孙山。后来他便从师吴与弼讲,半年而归,居白沙里,筑阳春台,读书静坐,数年不出户。

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吴与弼可是明朝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,是著名的理学家,教育家。清代黄宗羲在他的《明儒学家》一书中,把《崇仁学案》位列第一,又把吴与弼列为《崇仁学案》的第一人,足见吴与弼在明代学术思想界的位置之高。

    陈献章后来进入京城,到了国子监,当时的国子监祭酒邢让看清楚了陈献章的学识,惊讶万分,以为是真儒复出。陈献章索性就在国子监教授学生,这样一教,就是二十一年。

    也就是在前年,陈献章实在是老了,身体欠佳,便不再国子监授课,回家养老。

    可他的名望却在国子监里一直鼎盛,他俨然是国子监泰斗般的人物。

    陈献章的思想很开明,主张学贵知疑、独立思考,提倡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,逐渐形成了一个有他自己特点的学派:江门学派。此外,陈献章在书法,诗词歌赋等等方面都造诣极深。

    谢复,字一阳,是祁门人,人称西山先生。他从小就刻苦读书,很有成就,在年轻时候也曾师从吴与弼,又与陈献章为同门友,所以他的才学也是匪浅,尤其是对《春秋》更是见解独到,造诣颇深。

    诸葛后便是想请来这两个人来国子监讲一阵子学,让周致从中受到更多的领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