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
送完巧姑三人,李杰又在杭城逗留了几天。
70年代末的杭城,明显还带着几分土气,街上行人的服装普遍是黑白蓝灰,很少有那种艳丽的色彩。
不过,对比前面两年,老百姓的面貌有了一些显著的变化。
那种疯狂,少了很多。
两天后,李杰乘车返回了乌义县。
新年过后,各种活动依旧没少,回去之后,他基本没怎么闲过,这两天在华金,过两天可能就去了安吉。
“大学生知道吧,天之骄子,以后都是国家干部!”
在他看来,小陈老师虽然年纪不大,但却做到了真正的因材施教,哪怕只是上两天课,也会找到花名册,然后对照过往的成绩,一一进行针对性指导。
对方已经准备辍学了。
原来课还能这么上?
李杰配合东奔西走,也不是全为了上级任务,更多的是办自己的事。
种地,干农活,挣钱娶媳妇。
这种情况,李杰也没有太好的办法。
五十多岁的唐校长,很是和蔼,作为乡镇中学,真的没想到,竟然能把状元村的老师请过来。
每天晚上都是下半夜熄灯。
又过了一天。
“哦。”
正因为有这层便利,他才会配合宣传。
游走在各大乡镇。
位于农村的学生,不会想那么多。
一进村里,李杰就围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。
一次考上十八个大学生,可不是状元村嘛。
还是钱闹的。
然后,他找到了安吉县溪龙乡中学的校长。
“小陈老师,您说。”
有些家庭条件还可以,学生意愿比较强烈的,他会劝一劝。
顶多给他们出出主意,打开一下思路,让他们多关注上面的政策。
未来,每隔一段时间,都会上门回访。
“最后,再进行总结。”
对此,李杰没有盲目硬劝。
有人是被动,有人是主动。
而是遵循家里人的安排。
是的。
既然碰到了,李杰当然会劝一劝,黄翔过往的成绩不错,跟对方聊了一会,虽然黄翔比较内向。
如果继续上学,好好读书,未必不能考个大专,或者大学。
第(1/3)页